形考任务一:
考核内容:围绕“征收公交卡磨损费是否合法”为题进行讨论。
答案:以我来看,公交卡收所谓的磨损费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提供刷卡服务,虽然你们付出了代价,但是人力成本你们却下降了,至少不用配备售票员,仅此就节约了一大笔开支。况且《集成电路卡应用和收费管理办法》中早有明文规定,推广使用IC 卡所需费用,通过对用户的服务价格补偿,不得向用户单独收取费用,可见,南京收取公交卡磨损费的做法毫无法律依据,难以服众。
形考任务二:
案例:我国多数城市开展“公厕革命”试点工作,以“服务百姓、便民利民”为宗旨,如广州市
天河区试点“公厕革命”,免费提供手纸、洗手液,但和上海、北京、苏州等地一些实施免费
手纸的公厕一样,出现了手纸浪费和偷盗的现象。“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为1.6米”,
造成极大浪费。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寻因 “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为何如此步履艰
难,从而寻找良策。
考核要求:三个问题均需要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如果不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多只能
得到60分。
请结合前11章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
1、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否合适?(5分)
2、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方式是否单一?(10分)
3、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转型?(10分)
答:
1、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否合适? (5 分)
答:显然不是发达国家国民素质比中国人高。而是在公共服务继续推广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与显然不是发达国家国民素质比中国人高。而是在公共服务继续推广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制约了国民消耗欲,通过细节化制度化公共管理倒逼国民自我约束,渗透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达到双赢。
2、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方式是否单一? (10 分)
答:导致“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步履艰难的原因:第一,“公厕使
用规定”“手纸限额”等制度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公厕革命”的定位是一
项便民利民的措施,但规定实施后却没有相应配套的制度来指导国民使用公厕。
随意使用、恶意浪费甚至盗窃现象随之而来。第二,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有待改进,缺乏创新性,细节化不足。公共管理灵活性不足,没有做好事前调研和反复论证,应从市民使用习惯入手,人性化管理,创新管理手段。第三,国民素质、公共参与意识需加强。当下社会存在很多人对待公共服务,有占便宜的消耗欲与占有欲,没有养成“适量使用”“文明使用”的习惯。
3、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转型? (10分)
答:第一,健全、细化公厕使用标准,确定手纸使用额度,使“公厕革命”制度
化。在公共厕所醒目处可以设立“公厕使用规则”、“文明如厕须知”等提示性
标语,有章可循,用规定规范国民的使用行为。第二,增强创新和智慧化管理意识,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国外一些政府管理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为防止免费手纸被过度使用,放置在特别设计的盒子中,拉出30厘米就会断掉。美国的厕所手纸有特殊颜色,如果被大量拿走使用,容易被发现进而达到制约效果。应当创新管理手段,从根本上治理手纸浪费和被盜问题。第三,做好舆论宣传,倡导“量入为出”“文明如厕”理念,同时公民做好道德自律。政府部门可以事前做
3、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转型? (10分)
第一,健全、细化公厕使用标准,确定手纸使用额度,使“公厕革命”制度化。
在公共厕所醒目处可以设立
“公厕使用规则”、“文明如厕须知”等提示性标语,有章可循,用规定规范国民的使用行为。
第二,增强创新和智慧化管理意识,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国外一些政府管理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为防止
免费手纸被过度使用,放置在特别设计的盒子中,拉出30厘米就会断掉。美国的厕所手纸有特殊颜色,如果被大量拿走使用,容易被发现进而达到制约效果。应当创新管理手段,从根本上治理手纸浪费和被盜问题。
第三,做好舆论宣传,倡导“量入为出”“文明如厕”理念,同时公民做好道德
自律。政府部门可以事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倡“勤俭节约”、“适量使用”
的行为准则,做好典型示范,对群众行为做好舆论引导,国民也应该进行道德自律,营造文明、勤俭的社会氛围。
形考任务三
一、 名词解释
1. 管理层次: 也称组织层次, 是描述组织纵向结构特征的一个概念, 指公共组织内部划
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如果以构成组织纵向结构的各级管理组织来定义, 管理层次就是指从
组织最高一层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组织等级。 每个组织等级就是一个管理
层次。 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次的多少表明其组织结构的纵向复杂程度。
2. 行政规章: 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 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3. 行政决策: 是指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 就面临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 从实际出
发, 为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 实现公共利益, 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活动。行政决
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
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4. 行政效率: 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 也是落脚点。 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
公共事务, 都必须讲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 都必须讲效率.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活动一开
始, 就作为重要的因素来指导公共行政活动。 高效率就是低成本, 高产出, 是实现公共
利益的重要方面。
二、 单项选择题
5. 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 ), 他于 1876 年在《论译书》 中提出“我国公卿要
学习行政学”。
梁启超
6. 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 社会学家、 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 韦伯提出( ), 因
而被称为“组织理
论之父”。
官僚制理论
7. 高斯发表于 1936 年, 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
政学论著是 ( )。
《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8. 政府由“守夜人” 变成“社会主宰者” 的时期是( )。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9. 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 起源于 19 世纪中期的( )。
芬兰
10. 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
决策权力
11.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而始于( )
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英
12. ( ) 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 而只能通过协商、 合作的办法。
平行
13. 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 需要给予处分的, 由( ) 给予处分。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14. 目标管理方法是( ) 于 20 世纪 50 年代, 应用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和人际
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德鲁克
三、 多项选择题
15. 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 )。
斯密斯堡、汤姆森、怀特、西蒙
16.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 )。
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
17. 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 ( ) 于 1964 年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布莱克、莫顿
18. 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 )。
德、智、能、勤、绩
19. 事中监督的主要形式是( )。
现场监督、跟踪监督
四、 简答题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答: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经济调节, 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履行好经济调节的职能, 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②市场监管, 政府要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假冒伪劣商品、 文化市场混乱、
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比较突出。 这些都表明政府的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市场监管的职
能还不到位。
③社会管理,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职能。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
公民素质的提高,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要与充分发挥公民自我管理和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
良好的社会管理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也是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全面发展的重
要手段。
④公共服务, 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提供公共产品, 如基础教育、 公共卫生、 公
共文化、 社会保障、 科学技术、 体育休闲、 基础设施、 环境保护、 发布公共信息等。
21.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 应把握的要点有哪些?
答: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 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
的活动的总和。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 应把握的要点是:
(1) 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
(2) 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3) 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 是务实性的、 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它需要
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
(4) 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
(5) 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五、 论述题
22. 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答: (1) 行政体征必须体现政治和政治体制的要求, 是实现政治统治目标, 加强政府
合法性功能的体制性的和强制性的工具。
(2) 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必须通过行政系统贯彻才能实现。 执政党只有经过政府的贯彻
执行其政策,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
(3) 行政体制是以各级各类行政组织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价值的。 政府公平、 高
效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 满足广大公众的要求, 就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那种认为公共
行政是纯事务性的管理是不符合实际的。
23. 试分析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 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不受其他部门, 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 这一原
则有三点基本含义: (1) 依法监督; (2) 自主行使监督权; (3) 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
受其他部门,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 实事求是, 重证据, 重调查研究的原则。 贯彻实施这一项原则, 对于搞好各项监督工
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有三点: (1) 坚持实事求是; (2) 重证据;
(3) 重调查研究。
3. 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 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
是指行政监督机关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 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 对任何监督
对象都要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 法规和行政纪律的特权。
4. 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行政监督机关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必须
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行政监督机关是维护法律的专门机构, 通过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者,
可以给监督对象以正确的导向, 让他们认识到法律是必须遵守的, 违反了就要受到惩处,
从而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并遏制和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 通过惩处, 教育那些违反
违法违纪的人员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做好工作,将功补过; 同时, 通过案件的解剖, 分
析产生错误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原因, 总结教训,来对广大的监督对象进行法制和纪律教育,
促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搞好廉政,勤政建设提供思想保
证。
5. 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行政监督机关必须把履行职责同要达
到的目的统一起来。 行政监督机关通过监督检查, 在发现, 揭露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对
违法违纪者给予应得的惩罚的同时,要通过发现问题,执行法律,去分析产生错误的客观环
境和主观原因,研究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以改善公共行政管理。
6. 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和要求, 是做好新时
期行政监督工作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