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一、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答案:晋灵公
2. 《战国策》是古代体史料汇编,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末楚汉之争,共约240年左右。大约为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所撰,原编著者不明。
答案:国别
3. 《》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
答案:左传
4. 饭封禄之粟。“饭”在这里是词。
答案:动
5. 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著作《史记》的作者。
答案:纪传
6.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不君”解释为。
答案:不行君道
7. 是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答案:赵盾
8.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患”解释为。
答案:恶
9. 庄辛去之赵。“去”解释为。
答案:离开
10.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解释为。
答案:厨子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茨威格是匈牙利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大多反映资本主义畸形社会道德与冒险生活,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出,被誉之为“俘获读者灵魂的高明猎手”。另外,他更有极富感情色彩的传记多部。主要作品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大师传》、《罗曼·罗兰传》等。 A
A. 错误
B. 正确
2. 一般来说,“且”在古汉语中既可作连词,也可作副词用。作连词时,既可连接前后两项,表示二者之间的并列关系,又可表示进层或选择关系;作副词时,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状态。“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这里作“将要”讲。B
A. 错误
B. 正确
3. 《让县自明本志令》的写作重点在可以让县但不能解除兵权。即文中所说:“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B
A. 错误
B. 正确
4. 一般来说,“使”在古代汉语中多作动词,如:(1)派遣、命令;(2)使用;也作名词,如:(3)使者;(4)官名,“节度使”,等等。“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这里用作连词,是(5)假使的意思。B
A. 错误
B. 正确
5.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他全面而深刻的揭露了俄国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宗教的一切罪恶,成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B
A. 错误
B. 正确
6. 《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作者雨果在痛斥和揭露英法联军的侵略行径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 “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等待。B
A. 错误
B. 正确
7. 《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作者雨果高度赞美了圆明园是世界艺术的奇迹,并以优美、生动的文字再现了圆明园的美景,以辛辣的笔墨痛斥了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毁坏圆明园的罪行,体现出一个正义的文学艺术家那高尚的胸怀和凛然的气质。B
A. 错误
B. 正确
8. 一般来说,“徒”作为虚词,在古汉语中是副词,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时,可解释为“空”、“白白地”;表示仅仅限于某种情况或范围时,可解释为“仅仅”、“仅”、“但”、“只”等。结合上下文的意思,“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这里应解释为“白白地”。A
A. 错误
B. 正确
9. 曹操的散文如同他的诗歌一样,踌躇满志,沈雄俊爽,难怪毛泽东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呢。A
A. 错误
B. 正确
10. 余秋雨的《都江堰》通过对都江堰实地的观察和遐想,胜赞都江堰的经济作用、社会功用、人文精神,评说了李冰父子“智慧、仁慈、透明”为后人造福的高尚精神品格,以及历代人们对李冰父子深深的祭奠。B
A. 错误
B. 正确
三、不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此句中“突兀”应解释为 A
A. 高耸
B. 出乎意料
C. 急剧变化
D. 突破
2. 《致巴特雷上尉的信》突出的特色ACD
A. 高屋建瓴
B. 浓郁的抒情色彩
C. 笔致细腻
D. 淋漓酣畅的痛斥
3. 《晋灵公不君》文章特色ABCD
A. 材料的富有魅力
B. 叙事的“详而博”
C. 情节的曲折,跌宕多姿
D. 语言的简明,人物的传神
4. 《庄辛论幸臣》连续用了很多比喻。如:ABCD
A. 以蜻蜓为喻
B. 以黄雀为喻
C. 以天鹅为喻
D. 以蔡灵侯为喻
5.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文章特色ABCD
A. 巧设悬念,一波三折,产生了诱人的戏剧效果
B. 欲抑先扬、欲扬先抑,变化多端
C. 明褒暗贬,虚实相映
D. 浓郁的抒情色彩
6. “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此句中的“眷恋”应解释为D
A. 爱恋
B. 想念
C. 关怀
D. 留恋
7. 关于《牛棚杂忆》说法正确的项ABCD
A. 作者季羡林,是当代著名学者
B. 是一代哲人对被文化大革命泯灭了的人文精神的呼唤
C. 以“含泪的微笑”,表现对历史、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D. 政治流行语的妙用
8. 《忆刘半农君》写作特点BCD
A. 情节婉曲,故事性强
B. 开篇独特,既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又布局了全文的结构
C. 以记述为主,截取典型的片断材料,并辅以议论
D. 文笔简约凝重,墨淡而情浓
9. “走穿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此句中“慢条斯理”应解释为AB
A. 慢慢悠悠
B. 不慌不忙
C. 傲慢无礼
D. 冷漠傲慢
10. 《庄辛论幸臣》写作特色ABC
A. 情节婉曲,故事性强
B. 先喻后正,酣畅淋漓
C. 浅显易懂,直陈利害
D. 语言简明,人物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