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四

形考任务四
    一、

    单项选择题
    题目1:
    公共政策是(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    
    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
    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府
    题目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  利益
    题目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
    公共政策主体
    题目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大众传媒
    题目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
    目标群体
    题目6:
    (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环境
    题目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
    精英文化
    题目8:
    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科臣
    题目9:(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管制
    题目10:
    卡尔.帕顿和大卫. 沙维奇在(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题目 11:
    (  )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政策议程
    题目12: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  )   地位。
    枢纽

    题目 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   )。
    可行性评估
    题目 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
    经济人
    题目  15: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 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
    )出版作为标志。
    《执行》
    题目16: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 (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评估执行

题目17:
    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为( )
    正常利益
    题目18:
    维护和实现(  ) 是国家和公共权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公共利益
    题目 19:
    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 和集团分析模型。
    精英分析模型
    题目20:
    公认的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 21:

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题目22:
    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 执政党; 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
    题目23:
    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 系统变迁型工具;激励型工具;能力建设型工具;命令型工具)。

题目24: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题目25: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的形成途径有(交换; 说服;  强制 )
    题目26:
    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错)
    题目27: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对)

    题目28:
    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二是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对)
    题目29: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错)
    题目30: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对)
    题目31:
    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
    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对)
    题目32:
    公共责任是第三部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对)
    题目33:
    政策问题的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多级论证和小论证。(错)
    题目34:
    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对)
    题目35: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法律因素和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错)
    题目36: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对)
    题目37:
    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对)
    题目38:
    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错)
    题目39:
    政策终止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对)
    题目40:
    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对)
    题目41:
    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目的上的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的合理性。(对)
    题目42:
    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错)
    题目43:
    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本特利、杜鲁门和哈罗德・拉斯韦尔。(错)
    题目44: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对)
    题目45:
    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对)

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

单选题 (2 分)

 A.

公共责任

 B.

公共利益

 C.

公共服务

 D.

公共道德
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    )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单选题 (2 分)

 A.

功能论证

 B.

小论证

 C.

二级论证

 D.

一级论证

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

多选题 (3 分)

 A.

慈善不足

 B.

慈善活动的狭隘性

 C.

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

 D.

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    )。

多选题 (3 分)

 A.

结构平衡

 B.

结构优良

 C.

结构适度

 D.

结构不良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     )

多选题 (3 分)

 A.

政治领导者

 B.

危机事件

 C.

抗议活动

 D.

传媒曝光

公共政策工具:公共政策工具又称为治理工具或政府工具。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进程中改革者倡导用私营工商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来改进公共部门的管理如合同出租、契约外包、公私合作、凭单制度、使用者付费等等。当这些管理工具被应用于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时实际上也就转化为政策工具。公共政策工具又称为治理工具或政府工具。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进程中,改革者倡导用私营工商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来改进公共部门的管理,如合同出租、契约外包、公私合作、凭单制度、使用者付费等等。当这些管理工具被应用于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时,实际上也就转化为政策工具。

志愿失灵:非政府公共部门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使之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推进慈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这种局限性被称作“志愿失灵”。

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

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着某个中心议题(如质量问题等)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头脑中掀起思维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

政策工具的特征:(1)自愿性工具: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市场。(2)强制工具也称直接工具,强制或直接作用于目标个人或公司。 在响应措施时只有很小的或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包括管制、公共事业、直接提供。(3)混合性工具。兼具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非政府部门的决策形成过程。包括信息与劝解、补贴、产权拍卖、征税与用户收费。

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1)公益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度量;(2)公益机构服务的间接性;(3)监督主体方面的缺陷;(4)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或组织活动;(5)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1、政治领导人的作用:政治领导人决定政策议程的个重要因素。2、政治组织的作用:政治组织是形成决策议程的基本条件。3、政府体制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4、利益集团的作用: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对过游说、宣传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纳入政策议程,并阻止对自己各种利益有损的政策,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5、专家学者的作用: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能够发现某些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预测。6、公民个人的作用:公民个人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对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产生一定的影响 。7、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信息量大,涉及面大,影响力强,能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8、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方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