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作业任务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试题 1

试题正文

1.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

选择一项:

A.

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

B.

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C.

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

D.

辑测试法、物理测试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试题 2

试题正文

2.下列系统测试方法中属于“穷举路径”测试的是(   )

选择一项:

A.

一般测试法

B.

黑盒测试法

C.

简单测试法

D.

白盒测试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白盒测试法

试题 3

试题正文

3.如果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关心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导出测试数据的测试方法称为(   )

选择一项:

A.

一般测试法

B.

黑盒测试法

C.

简单测试法

D.

白盒测试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黑盒测试法

试题 4

试题正文

4.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   )

选择一项:

A.

系统总体测试、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

B.

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C.

先白盒测试再黑盒测试

D.

先黑盒测试再白盒测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试题 5

试题正文

5.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

选择一项:

A.

证明所编程序的正确性

B.

完善已编程序的功能

C.

保证程序各模块之间的正确连接

D.

尽可能多的发现已编程序中存在的错误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尽可能多的发现已编程序中存在的错误

试题 6

试题正文

6.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

选择一项:

A.

子系统

B.

模块

C.

整个系统

D.

源程序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整个系统

试题 7

试题正文

7.新老系统的转换有同时使用的过度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称为(   )

选择一项:

A.

直接切换

B.

平行切换

C.

分段切换

D.

以上都不是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平行切换

试题 8

试题正文

8.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

选择一项:

A.

直接切换

B.

平行切换

C.

分段切换

D.

以上都不是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分段切换

试题 9

试题正文

9.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错误的维护称为(   )

选择一项:

A.

适应性维护

B.

改正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改正性维护

试题 10

试题正文

10.在系统的经济评价中,下列不属于隐性效益的是(   )

选择一项:

A.

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

B.

提高作业效率,节省时间成本

C.

节省库存成本

D.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节省库存成本

试题 11

试题正文

11.在系统评价报告中,不属于评价内容的是(   )

选择一项:

A.

可移植性评价

B.

经济指标评价

C.

技术性能指标评价

D.

综合性评价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可移植性评价

试题 12

试题正文

12.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是(   )

选择一项:

A.

效率原则

B.

精简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D.

以上都包括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以上都包括

试题 13

试题正文

13.系统实施的依据是(    )。

选择一项:

A.

系统总体结构

B.

系统编码设计

C.

系统分析与设计文档资料

D.

系统运行环境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系统分析与设计文档资料

试题 14

试题正文

14.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的直接文档和依据是(    )。

选择一项:

A.

业务流程图

B.

模块说明书

C.

可行性报告

D.

A和C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模块说明书

试题 15

试题正文

15.当原有系统完全不能使用时所采取的切换方式是(     )。

选择一项:

A.

直接切换

B.

平行切换

C.

分段切换

D.

以上都不是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直接切换

试题 16

试题正文

16.C IO就是(    )。

选择一项:

A.

系统分析员

B.

系统设计员

C.

信息中心主任

D.

首席信息官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首席信息官

试题 17

试题正文

17.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提高管理效率属于MIS的(     )。

选择一项:

A.

间接效益

B.

直接效益

C.

管理效益

D.

开发效益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间接效益

试题 18

试题正文

18.系统维护工作的对象是(    )。

选择一项:

A.

源程序代码

B.

数据维护

C.

整个系统配置

D.

硬件设备维护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整个系统配置

试题 19

试题正文

19.系统维护活动是在系统生命周期(    )。

选择一项:

A.

系统分析阶段

B.

系统设计阶段

C.

系统实施阶段

D.

系统运行维护阶段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系统运行维护阶段

试题 20

试题正文

20.系统实施后的评价是指(  )。

选择一项:

A.

确定系统失败的原因,进行适当的调整

B.

新系统运行性能与预定目标的比较

C.

系统转换前进行的评价

D.

系统运行方式评价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新系统运行性能与预定目标的比较

试题 信息

信息文本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试题 21

试题正文

1.程序设计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2

试题正文

2.程序设计过程就是把系统分析的结果翻译成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

选择一项:

对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23

试题正文

3.程序语言的发展顺序依据是汇编语言、机器语言、高级语言。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4

试题正文

4.系统测试就是对程序设计工作的检验,是为了证明程序不存在错误。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5

试题正文

5.黑盒测试法是一种穷举路径的测试方法。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6

试题正文

6.系统测试的步骤一般按“自顶而下”的原则进行。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7

试题正文

7.系统测试的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8

试题正文

8.最安全可靠的系统切换方式是直接切换。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9

试题正文

9.程序员在进行编程时不必遵从一些规则和共同的规定。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30

试题正文

10.根据系统维护的目的将维护分为四大类,即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选择一项:

对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31

试题正文

11.平行切换是指.新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替换下旧系统。

选择一项:

对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32

试题正文

12.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3种,即.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和分段切换。

选择一项:

对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33

试题正文

13.CIO的含义是首席信息官。

选择一项:

对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34

试题正文

14.直接切换就是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

选择一项:

对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35

试题正文

15.系统维护的对象是源程序。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36

试题正文

16.系统维护工作对维护人员要求不高。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37

试题正文

17.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工作应贯穿系统开发过程的始终。

选择一项:

对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38

试题正文

18.系统设计是程序设计工作的先导和前提条件。

选择一项:

对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39

试题正文

19.系统测试的对象是源程序。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40

试题正文

20.系统测试的目的是要说明软件没有问题。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信息

信息文本

三、选择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点击选项,然后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试题 41

试题正文

1. 图1为系统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请为图1中(1)~(5)选择正确的内容描述,将正确选项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图片[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作业任务四-国开形考网-自考题库网-题库网

A.测试总结报告

B.修改错误

C.执行测试用例

D.编写测试计划

E.记录发现的错误

(1) D.编写测试计划  (2) C.执行测试用例  (3) E.记录发现的错误  (4) A.测试总结报告  (5) B.修改错误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答案:(1)D   (2)C   (3)E   (4)A   (5)B

正确答案是:

1. 图1为系统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请为图1中(1)~(5)选择正确的内容描述,将正确选项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图片[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作业任务四-国开形考网-自考题库网-题库网

A.测试总结报告

B.修改错误

C.执行测试用例

D.编写测试计划

E.记录发现的错误

(1) [D.编写测试计划] (2) [C.执行测试用例] (3) [E.记录发现的错误] (4) [A.测试总结报告] (5) [B.修改错误]

试题 42

试题正文

2. 图2为系统维护的工作流程,请为图2中(1)~(5)选择正确的内容描述,将正确选项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图片[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作业任务四-国开形考网-自考题库网-题库网

A.资料存档

B.组织验收

C.实施计划

D.技术评估

E.制定计划

(1) D.技术评估  (2) E.制定计划  (3) C.实施计划  (4) B.组织验收  (5) A.资料存档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答案:(1)D   (2)E  (3)C  (4)B   (5)A

正确答案是:

2. 图2为系统维护的工作流程,请为图2中(1)~(5)选择正确的内容描述,将正确选项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图片[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作业任务四-国开形考网-自考题库网-题库网

A.资料存档

B.组织验收

C.实施计划

D.技术评估

E.制定计划

(1) [D.技术评估] (2) [E.制定计划] (3) [C.实施计划] (4) [B.组织验收] (5) [A.资料存档] 

试题 43

试题正文

3.请为名词(1)~(5)选择表示其含义的描述,将正确答案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1)黑盒测试法 A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
(2)白盒测试法 B采取分期分批逐步切换的策略,一般比较大的系统采用这种方式较为适宜。
(3)直接切换C新系统和原有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下原有系统。
(4)平行切换D测试者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到处测试数据。
(5)分段切换E完全了解软件的结构和处理过程,按照软件的内部逻辑测试软件。

(1)D.测试者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到处测试数据。 

(2)E.完全了解软件的结构和处理过程,按照软件的内部逻辑测试软件。 

(3)A.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 

(4)C.新系统和原有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下原有系统。 

(5)B.采取分期分批逐步切换的策略,一般比较大的系统采用这种方式较为适宜。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答案:(1)D   (2) E   (3)A  (4)C  (5)B

正确答案是:

3.请为名词(1)~(5)选择表示其含义的描述,将正确答案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1)黑盒测试法 A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
(2)白盒测试法 B采取分期分批逐步切换的策略,一般比较大的系统采用这种方式较为适宜。
(3)直接切换C新系统和原有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下原有系统。
(4)平行切换D测试者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到处测试数据。
(5)分段切换E完全了解软件的结构和处理过程,按照软件的内部逻辑测试软件。

(1)[D.测试者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到处测试数据。]

(2)[E.完全了解软件的结构和处理过程,按照软件的内部逻辑测试软件。]

(3)[A.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

(4)[C.新系统和原有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下原有系统。]

(5)[B.采取分期分批逐步切换的策略,一般比较大的系统采用这种方式较为适宜。]

试题 44

试题正文

4. 请为名词(1)~(5)选择表示其含义的描述,将正确答案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1)改正性维护 A是指使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
(2)适应性维护 B指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一般很少发生事故,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很快修复,也包括系统有关的数据文件和程序是否要妥善保存等。
(3)完善性维护C指为了改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了适应未来的软硬件环境的变化,主动增加预防性新功能,以使管理信息系统适应各类变化而不被淘汰。
(4)预防性维护D是指为扩充和改善系统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对已有的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以及对处理效率和编写程序的改进。
(5)系统可靠性E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

(1)E.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2)A.是指使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3)D.是指为扩充和改善系统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对已有的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以及对处理效率和编写程序的改进。(4)C.指为了改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了适应未来的软硬件环境的变化,主动增加预防性新功能,以使管理信息系统适应各类变化而不被淘汰。(5)B.指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一般很少发生事故,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很快修复,也包括系统有关的数据文件和程序是否要妥善保存等。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答案:(1)E   (2)A   (3)D  (4)C  (5)B

正确答案是:

4. 请为名词(1)~(5)选择表示其含义的描述,将正确答案拖拽至相应的方框内。

(1)改正性维护 A是指使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
(2)适应性维护 B指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一般很少发生事故,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很快修复,也包括系统有关的数据文件和程序是否要妥善保存等。
(3)完善性维护C指为了改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了适应未来的软硬件环境的变化,主动增加预防性新功能,以使管理信息系统适应各类变化而不被淘汰。
(4)预防性维护D是指为扩充和改善系统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对已有的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以及对处理效率和编写程序的改进。
(5)系统可靠性E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

(1)[E.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2)[A.是指使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3)[D.是指为扩充和改善系统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对已有的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以及对处理效率和编写程序的改进。](4)[C.指为了改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了适应未来的软硬件环境的变化,主动增加预防性新功能,以使管理信息系统适应各类变化而不被淘汰。](5)[B.指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一般很少发生事故,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很快修复,也包括系统有关的数据文件和程序是否要妥善保存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