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模拟题1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 √ )
2. 在断裂之前,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愈大,表示它的塑性愈好。 (√)
3.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 ╳ )
4. 合金钢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振的零件。 ( × )
5. 根据药皮所含氧化物的性质,焊条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 ( √ )
6.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 × )
7. 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是负的。 ( × )
8. 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 √ )
9. 切削层是指由切削部分的一个单一动作(或指切削部分切过工件的一个单程,或指只产生一圈过渡表面的动作)所切除的工件材料层。(√ )
10.刀具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
11. 就四种切屑基本形态相比较,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过程最平稳。( √)
12. 按照自动化程度不同机床可分为手动、机动、半自动和自动机床。 ( √ )
13. 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称为组合夹具。 ( × )
14. 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 √ )
15. 在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高低是以加工误差的大小来评价的。 ( √ )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 D )。
A. 强度 B. 硬度 C. 韧性 D. 压力加工性能
2.一般情况下多以( C )作为判断金属材料强度高低的判据。
A.疲劳强度 B.抗弯强度 C.抗拉强度 D.屈服强度
3.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它主要用于( C )。
A.共析钢 B.过共析钢 C.亚共析钢 D.高合金钢
4.含碳量小于( B )的铁碳合金称为碳素钢。
A. 1.4% B. 2.11% C. 0.6% D. 0.25%
5.铸造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有整模造型、分模造型和( A )。
A. 挖沙造型和活块造型 B. 挖沙造型和机器造型
C. 活块造型和机器造型 D. 起模造型和机器造型
6.基本尺寸是( B )。
A. 测量时得到的 B. 设计时给定的
C. 计算得到的 D. 实际尺寸
7.表面粗糙度是( B )误差。
A.宏观几何形状 B.微观几何形状
C.宏观相互位置 D.微观相互位置
8.W6Mo5Cr4V2是下面哪一类刀具材料( B)?
A. 碳素工具钢 B.高速工具钢 C. 合金工具钢 D. 硬质合金
9.哪一个阶段刀具磨损的速率最慢( B )?
A.初期磨损 B.正常磨损 C.急剧磨损 D.因刀而定
10.机床型号的首位字母“S”表示该机床是( D )。
A.钻床 B.齿轮加工机床 C.铣床 D.螺纹加工机床
11.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 B )。
A.工艺装备 B.机床夹具 C.加工定位装置 D.机床附件
12.用双顶尖装夹工件车削外圆,限制了( B )个自由度。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13.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是( A )。
A.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基准位移误差 B.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重合
C.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D. 测量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
14.机械加工精度不包括( D )。
A.尺寸精度 B.形状精度 C.位置精度 D.表面粗糙度
15.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 A )。
A. 生产过程 B. 工艺过程 C. 工艺规程 D.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三、分析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已知,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 mm)。
(1)孔的尺寸公差是( B )。
A. +0.008 B. +0.016 C. -0.008 D. -0.016
(2)轴的尺寸公差是( A )。
A. +0.011 B. 0 C. -0.011 D. +0.016
(3)过渡配合的最大间隙Xmax是( D )。
A. +0.016 B. +0.017 C. +0.018 D. +0.019
(4)过渡配合的最大过盈Ymax是( C )。
A. -0.006 B. -0.007 C. -0.008 D. -0.009
(5)过渡配合的公差Tf是( B )。
A. 0.026 B. 0.027 C. 0.028 D. 0.029
《机械制造基础》模拟题2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 √ )
2.在断裂之前,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愈小,表示它的塑性愈好。 (×)
3.热处理按目的与作用不同,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 √ )
4.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3%。 ( √ )
5.根据药皮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焊条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 ( × )
6.过渡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一定互相交叠。 ( √ )
7.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得越小越好。 ( × )
8.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不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 × )
9.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 × )
10.刀具后角是主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
11.就四种切屑基本形态相比较,形成崩碎切屑时的切削力最大。( ×)
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 √ )
13.把工件压紧在夹具或机床上的机构称为夹紧装置。 (√)
14.固定支承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调整,高度尺寸是固定不动的。 ( √ )
15.要减少工件的复映误差,可增加工艺系统的刚度或增加径向切削力的系数。 ( ×)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变形和破裂的抵抗能力称为( A ) 。
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硬度
2.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提高、温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 B )。
A. 变好 B. 变差 C. 无影响 D. 难以判断
3.如过共析钢有网状渗碳体存在,则必须在球化退火前先进行( A ),将其消除,这样才能保证球化退火正常进行。
A.正火 B.调质 C.均匀化退火 D.去应力退火
4.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 B )数字组成。
A. 一位 B. 两位 C. 三位 D. 四位
5.由于( C )在结晶过程中收缩率较小,不容易产生缩孔、缩松以及开裂等缺陷,所以应用较广泛。
A. 可锻铸铁 B. 球墨铸铁 C. 灰铸铁 D.蠕墨铸铁
6.最大极限尺寸(D )基本尺寸。
A .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大于、小于或等于
7.同轴度公差属于( C )。
A.形状公差 B.定向公差 C.定位公差 D.不确定
8.YT30属于下面哪类硬质合金(B )?
A. 钨钴类 B.钨钛钴类 C.通用类 D. 钨钛钽类
9.对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影响最大的是(C )。
A. 第1变形区 B. 第2变形区 C. 第3变形区 D. 刀-屑接触区
10.在机床型号规定中,首位字母为“Y”表示该机床是 ( B )。
A.水压机 B.齿轮加工机床 C.压力机 D.液压机
11.凡是夹具,其中一定有( D )。
A.对刀装置 B. 分度装置 C. 平衡配重块 D.定位元件
12.决定某种定位方法属几点定位,主要根据( B )。
A.有几个支承点与工件接触 B.工件被消除了几个自由度
C.工件需要消除几个自由度 D.夹具采用几个定位元件
13.确定夹紧力方向时,应该尽可能使夹紧力方向垂直于( A )基准面。
A . 主要定位 B. 辅助定位 C.止推定位
14.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之间的联系是( D )。
A. 形状公差<尺寸公差<位置公差 B.位置公差<形状公差<尺寸公差
C.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 D.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尺寸公差
15.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加工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 B )。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安装
三、分析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 已知,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 mm)。
(1)孔的尺寸公差是( A )。
A. +0.018 B. +0.009 C. -0.018 D. -0.009
(2)轴的尺寸公差是( C )。
A. +0.034 B. +0.023 C. +0.011 D. -0.011
(3)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Ymin是( D )。
A. -0.018 B. -0.034 C. -0.023 D. -0.005
(4)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Ymax是( B )。
A.-0.018 B. -0.034 C. -0.023 D.-0.005
(5)过盈配合的公差Tf是( C )。
A. +0.018 B. +0.034 C. +0.029 D. +0.023
《机械制造基础》模拟题3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 ( √ )
2.断面收缩率不受试样尺寸的影响。 (√)
3.对钢进行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 ╳ )
4.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5%。 ( × )
5.焊接属于永久性连接金属的工艺方法。 ( √ )
6.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 × )
7.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 ( × )
8.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不影响零件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 × )
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 √ )
10.刀具主偏角是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即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
11.积屑瘤的存在对切削过程总是有害的,所在地以要尽力消除它。(× )
12.车床的主运动为主轴的回转运动。 (√)
13.不完全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没有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 )
14.固定支承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调整,高度尺寸是可变的。 (×)
15.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包含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 ( B )。
A. 强度和硬度 B. 强度和塑性 C. 强度和韧性 D. 塑性和韧性
2.金属材料抵抗( C )载荷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A.剪切 B.交变 C.冲击 D.静拉伸
3.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 D ),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A.调质 B.正火 C.球化退火 D.去应力退火
4.下列不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为( D )。
A. 45 B. 15Mn C. 08F D. T7
5.铸造时冒口的主要作用是( B )。 (此知识点书上没有)
A. 增加局部冷却速度 B. 补偿热态金属,排气及集渣 C.提高流动性
6.实际尺寸是具体零件上( A )尺寸的测得值。
A.某一位置的 B.整个表面的 C.部分表面的
7.平行度公差属于( B )。
A.形状公差 B.定向公差 C.定位公差 D.不确定
8.在下列因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
A.切削速度 B.切削厚度 C.背吃刀量 D.进给量
9.在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小、刀具前角较大的条件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容易形成下面哪种切削( A )?
A.带状切屑 B.节状切屑 C.单元切屑 D.崩碎切屑
10.在车床最适于加工的零件是( B )
A.平板类 B.轴类 C.轮齿成型 D.箱体类
11.各类专用夹具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就是因为夹具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产品( C )。
A.装夹 B.定位 C.加工精度 D.找正过程
12.若工件外圆表面用长V型块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 B )自由度。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13.斜楔夹紧机构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B )。
A. 自锁性 B. 保持作用力方向 C. 夹紧力大 D. 夹紧行程小
1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定义中不包括( C )。
A.表面层残余应力 B.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
C.表面形状 D.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15.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 B ) 。
A.工步 B.工序 C.安装 D.走刀
✨✨✨✨✨✨全套资料请扫码加微信获取!!
![图片[1]-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制造基础》22416❤😍一平台终考模拟题全套-国开形考网-自考题库网-题库网](http://www.xktiku.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119.png)